住展雜志最新統計,第1季預售、新成屋房價大都呈現上揚走勢,臺北市、桃園市、新竹地區均較前一季上漲;新北市、基隆持平;房產專家表示,在低利、貨幣寬松及建商口袋深,新建案房價未受疫情影響,北北基桃竹更已是房市復蘇近三年來高點。
觀察今年首季預售、新成屋成交行情,以桃竹地區漲幅最大,新竹每坪成交均價22.9萬元、季增1.8%最大,是近一年新高,更逼近2015年第3季歷史高點每坪23.5萬元。
桃園地區首季新案每坪成交均價達22.8萬元、季增1.3%,僅次新竹,新屋房價也創2016年第3季以來新高,逐步逼近2014年第3季每坪25.3萬元高點。
住展雜志研發長何世昌分析,桃園、新竹分別是傳產、電子科技產業重鎮,首季有臺商回流題材激勵市場信心,有利區域房價表現強勢,價格漲幅較高。
臺北市今年首季新建案平均每坪成交價達85.1萬元,季增0.4%、年增0.6%。何世昌指出,主因首季新釋出的建案價格大多偏高,墊高整體房價。
新北市、基隆市首季新屋每坪成交均價維持前一季表現,分別達39.2萬元、21.1萬元。何世昌說,雖然首季房市有疫情干擾,但北北基桃竹五大地區新建案價格均來到房市復蘇以來高點,顯示在低利率以及游資充沛的環境,加上建商口袋深,帶動新建案房價走揚。
何世昌強調,若全球疫情到第2季尚未得到控制,甚至延續到下半年,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很大殺傷力,屆時房市也將無法獨善其身,不排除新建案房價會出現轉折點。
市調機構統計指出,北臺灣新建案房價逆風高飛,包括北北基桃竹,今年第1季房價都來到復蘇以來最高點。住展雜志研發展何世昌表示,疫情重創經濟,但因低利率、貨幣寬松環境,再加上建商口袋深,新建案房價逆勢走揚。
首季房價漲幅最大的是桃竹地區,其中桃園新建案房價漲至每坪22.8萬,季漲幅達1.3%,已創下2016年Q3以來、近11季新高。
新竹地區Q1房價則來每坪22.9萬,單季上漲1.8%,漲幅為近一年來新高。
何世昌分析,近期臺商避疫回流題材激勵市場信心,桃園、新竹是傳產、電子科技產業重鎮,受惠尤其明顯,因此Q1房價表現強勢。
臺北方面,雖然受到疫情干擾,新建案買氣快速收縮,但建商老神在在,新推出的建案價格并未降價,甚至微微拉高,帶動Q1房價來到每坪85.1萬元,季漲0.4%,維持在2016年以后最高點。
新北市Q1房價每坪39.2萬元,房價水準與前季持平,較去年同期上漲1.8%。
基隆房價保持在歷史高點,已連續四季維持不變,可說是「高空中的死魚盤」。何世昌分析,基隆房市目前無論在地客或臺北客追價意愿都低,交易量能低落,呈現「賣方不降價、買方不追價」的僵持局面。
宜蘭地區今年Q1房價每坪20.5萬,較前季下跌1%,創下2015年Q4以來新低點,也是Q1北臺灣唯一下跌區域。近期宜蘭房屋銷售速度有稍微提升的跡象,但因臺北客仍少、高總價透天市場積弱不振,跌勢仍未結束。

2020年第一季度新成屋、預售屋成交行情統計資料
首季新屋房價逆風高飛北市桃竹續上漲
北臺灣今年首季新成屋、預售屋成交行情,呈現紅通通的好光景。其中,臺北市、桃園市與新竹地區房價上揚,新北市和基隆市持平,僅宜蘭仍在下跌。
第1季房價漲幅最大的桃竹地區,其中桃園市第1季新建案房價漲至每坪22.8萬,較去年第4季上漲0.3萬元、季漲幅達1.3%。若與去年同期相比,則微漲0.1萬元、年漲幅約0.4%。
雖然桃園房價漲幅還算相當溫和,但價格水準已創下2016年第3季以來、近11季新高。
新竹地區第1季房價則來每坪到22.9萬元,單季上漲0.4萬元、季漲幅達1.8%,為近一年來新高。若與去年同期相比,則價格持平。
何世昌指出,桃竹地區第1季房價表現強勢,主要是挾帶著臺商回流題材激勵市場信心,而桃園、新竹兩地分別是傳產、電子科技產業重鎮,民眾購屋信心未因疫情而下挫,市況受到疫情干擾的影響不像大臺北那么明顯,因此房價上揚幅度較多。
雖然大臺北受到疫情嚴重干??擾,但房價卻十分堅挺。臺北市第1季每坪房價為85.1萬元,季漲0.3萬元、季漲幅約0.4%。與去年同期相較,則年漲0.5萬元、年漲幅約0.6%。